指尖生活 > 八卦 > 正文

​余纯顺曝尸罗布泊,女友们顿时作鸟兽散,红颜知己也不过是一场空

2025-11-23 18:55 来源:网络 点击:

余纯顺曝尸罗布泊,女友们顿时作鸟兽散,红颜知己也不过是一场空

在一些报纸、杂志的文章中,将余纯顺的诸多女朋友称之为“红颜知己”。说白了,不过是换个名词而已,这些女人,都是和余纯顺有过肌肤之亲的女性朋友。顾名思义,就是女朋友

余纯顺做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人到中年》节目

余纯顺早年结过婚,结发妻子是他工作单位里的一名普通女职工,具体详情,姓啥名谁等,资料上查不到,而今已不可考。不过后来她与余纯顺感情不和,兴趣不投,爱好迥异,生下的一个孩子又是死胎,导致二人最终分道扬镳,和平分手,各奔东西。

多少年过后,余纯顺依然很内疚,觉得自己对不起妻子。为了读夜校、拿文凭,他不好好上班,而且熬夜苦读,忽略了家庭,更冷落了妻子,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等他拿到上海成人教育中文系自考本科文凭后,夫妻感情也走到了尽头。

好在,没有孩子的牵挂,也没有财产上的纠葛,二人好聚好散,分道扬镳。

余纯顺配合节目组在楼兰古城遗址拍摄

1988年7月1日,正是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酷热无比,余纯顺从家乡上海迈出徒步全中国的第一步,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从江苏、山东、河北到东三省,从长江中下游、华北平原到内蒙古高原,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云贵高原到青藏高原。

八年间,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曾17次渡黄河,11次越长江,走遍全国23个省,访问过33个少数民族,穿坏了57双鞋子,总行程四万余公里,沿途拍摄照片近一万张,发表游记40万多字,做了150余场演讲,徒步穿越了青藏、川藏、新藏、滇藏及中尼公路全程。

一群探险者为纪念余纯顺而举行活动

在80年代,“徒步穿越”还是个很新奇的玩意,那时候可没人搞什么户外、极限运动,人们刚刚从饥饿中解放出来,刚刚能吃饱饭,广大农村才刚刚通上电,哪里晓得什么徒步探险呢!

因此,余纯顺一炮打响,很快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他被冠以“探险家”、“当代徐霞客”、“中国的托马斯”、“徒步中国第一人”等等头衔。他走到哪儿,都会受到热烈欢迎,人们俨然把他当作英雄一般看待。学校、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争相邀请他去演讲,国内主流报刊、杂志社纷纷向他约稿,电台请他去做客,参与节目,与听众互动。

行走中的余纯顺

在那个还没有网络的年代,余纯顺的名气之大、名声之响,堪称奇迹。换言之,假如是如今网络时代,余纯顺的名气会更大,妥妥的大网红一枚,粉丝量至少也是百万级别。

这就跟当年的电影《少林寺》一样,一毛钱的票价,《少林寺》的总票房竟然达到了恐怖的几个亿!很多人看过很多遍,意犹未尽。

在这种背景下,“红人”余纯顺的感情生活自然而然地就丰富了起来。他成了很多女性心目中的暗恋对象,究竟有多少红颜知己,恐怕余纯顺自己都说不清楚。其中最有名的有三人,分别是北京的尚昌平、宁夏的芬陀莲子与新疆的徐金玉。

在沙漠中探险的尚昌平

尚昌平

三人中,尚昌平的成就最大,她是位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文化行者、诗人、作家兼摄影家,香港华文出版社《走遍中国》杂志社主编。主要有《荒原有爱》、《玉出昆仑》、《西出阳关》、《走读新疆》、《泰宁诗书画》、《沿河而居》、《南疆》等作品。

尚昌平虽没有倾国倾城的外貌,但绝对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内涵美,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股文化女性的知性美,言词中散发出深邃的内在美。她的作品非常受欢迎,先后被《作家文摘》、《北京青年报》、《青年博览》、《中国读书报》、《读者》、《中外书摘》等主流杂志社出版、连载或转载。

尚昌平

从1992年开始,尚昌平就开始旅行,曾七进新疆,三次考察丝绸之路,写下大量笔记,拍摄照片2万多幅。她对罗布泊、楼兰古城、古龟兹佛教文化进行过深入考察,写下有关西域考古、历史研究论文几十篇,并提出不少新颖的学术观点,拥有大批读者群。

尚昌平与余纯顺有着共同的爱好——徒步旅行。只是余纯顺是探险、穿越,尚昌平是考察、写书。二人结识也是在徒步西藏的过程中。

余纯顺接受采访

不可否认,余纯顺是有一定的文化功底的,毕竟也是中文系本科文凭。他的演讲口才、文笔不错,长期为《女友》、《人生与伴侣》等杂志写稿。认识尚昌平后,余纯顺心底萌发了丝丝涟漪,那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感觉。但尚昌平对余纯顺只有精神之恋,绝无组合家庭、厮守终生的打算。她在一本书中写到:“我是个不会轻易被言语打动的人,但我却被那个饱经风霜、受尽人间磨难的钢铁男儿深深地触动了!他那么深情,那么温柔,刹那间,我泪流满面。我想说的是,天底下唯一能读懂余纯顺的人,是尚昌平。”

余纯顺本打算在穿越罗布泊后,与尚昌平在库尔勒相会,然后一同去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在天鹅湖边看日出日落,数头顶上的点点繁星。可惜的是,余纯顺在6月11日孤身进入罗布泊后,就再也没能出来。

浑身散发知性美的尚昌平

芬陀莲子

莲子是宁夏中卫人,女行者、自由作家、诗人、灵性画家兼吟唱者。莲子长期旅居于新疆、西藏、内蒙、河西走廊、云南和北京,出版有作有:《远方交响曲》、《单人牢房》、《西域的忧伤》、《宁静的盛夏》、《活着走着爱着》、《幸福心灵的家宴》、《色城》、《我的男性之花》等……

莲子接受张越访谈

余纯顺在1990年徒步到宁夏时,与莲子相识。当时,莲子听完余纯顺的演讲,被深深地感动。她冥冥中感觉到,眼前这个满脸胡须、头发凌乱的流浪者,就是自己苦苦寻觅多年的知音和同类。当二人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所有的千言万语都在一刻间消失,都蕴藏于眼神之中。

莲子和她所画的画

俗话说,懂得自然懂,无需多说;不懂得再废话连篇都没有用。莲子认识余纯顺时,她已经有了男朋友,且在一起同居。但令人惊掉下巴的是,此后三个人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她的男朋友默认了这种看似变态、不可理喻的行为。这也许就是另类人的行为,常人是无法理解的,也是无法容忍的。

莲子所写的书

只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古人云:欢时易过,苦日难熬;又云:寂寞恨更长,欢娱嫌夜短。三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余纯顺又要出发了。他是行者,不可能定居于一地,也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所以,分别是注定的。只是一别后,她与余纯顺再没机会谋面,内心的躁动,掩盖不了一颗蠢蠢欲动的心。

莲子的灵性画,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点

徐金玉

徐金玉是三人中最普通的一个小女孩,她是新疆昌吉州奇台县人,父母双亡,是个孤儿。徐金玉天真烂漫,没有学历,没有文化,只是一个打工的小姑娘。1994年,余纯顺徒步新疆时生了一场大病,是徐金玉无微不至的照料,他才逐渐痊愈,恢复了健康。

徐金玉

其实,二人年龄相差太大,就是两代人。余纯顺生于1951年,而徐金玉是标准的70后,悬殊20多岁。不客气地讲,在年龄上他们能做父女。要是余纯顺与前妻所生的那个孩子没夭折,估计也跟徐金玉差不多大的年纪。

余纯顺徒步罗布泊时,只有徐金玉前来送行,并辞了职,准备好了行囊,要与余纯顺一起徒步穿越罗布泊。可以说,徐金玉是单纯的、善良的、不谙世事的。自己痴情一片,回报却不是对等的,年龄上的隔阂不是主要原因,文化上的差异才是根本。

徐金玉用胭脂描红余纯顺墓碑上的字

而今,已经很难猜透余纯顺对徐金玉有几分真情,种种迹象表明,余纯顺并不怎么喜欢徐金玉。这也难怪,他成名后,有那么多的红颜知己,那么多的暗自倾慕者,他怎么会在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呢!

实际上,徐金玉就是一个备胎而已,她辞掉工作打理好行囊赶到库尔勒找余纯顺时,余纯顺却耗时几个小时,在楼兰宾馆二楼给远在北京的尚昌平打长途电话,甜言蜜语地说个没完。

徐金玉送别余纯顺

然而,余纯顺遇难后,女友中除了徐金玉外,其他人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几乎没有人去参加他的葬礼,第二年修建墓碑和遇难地标记时,除了徐金玉赶来参加外,所有人都集体失声。没一个女友发文悼念他,也没有一人出面处理他的身后事。那么多的“女友”,仿佛在一夜间变成了空气,以至于余纯顺的葬礼极其冷清,寂寥无几,除了上海电视台的几个人外,就是余纯顺生前的几个好朋友出席。

这真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如鱼戏水,冷暖自知。

余纯顺与徐金玉

那么,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也很好理解。余纯顺的那些所谓的“红颜知己”,都是一场空,都是蹭他的热度的,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人确实是真心的。但绝大多数人都仅仅是仰慕而已,哪有几个付出真情的。

余纯顺雕像

余纯顺活着时,众皆仰慕,一旦离世,人走茶凉,这就是现实。再说了,很多“女友”只是凑他的人脉、人气而已,何来真心实意呢!不仅如此,余纯顺的墓第二年就被盗,墓碑被砸了个稀巴烂,不要说别人了,就是他的父亲和三弟,也为他那点可怜的遗产打起了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