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八卦 > 正文

​徐丽娜‖赶大集

2024-07-11 22:41 来源:网络 点击:

徐丽娜‖赶大集

赶大集

◎徐丽娜

      小时候最是喜欢跟着父母去赶大集。那一天,脸需洗得干净,小辫要扎的整齐,衣服也换得鲜亮。大集上都是乡里乡亲,总得展现个精气神儿。

      一年四季,大集上都有吸引孩子的玩意儿。春天的棉花糖,捧在手里比脸还大一圈儿,酥软香甜,甚是可口。夏天的老冰棍儿,装在白色的保温盒里,还需得裹一层棉被,拿出一根来,还呵着凉气,咬一口,冰爽的恰到好处。秋天,刚晒干的新玉米炸成的爆米花,一口下去,嘎嘣脆,扑鼻的是浓浓的玉米香。最爱吃的还在冬天,用小车推着叫卖的粘糕,粘糯可口的粘糕上铺着一层红糖,看一眼都要流出口水。这种粘糕,要多少切多少,吃在嘴里,有一股热气腾腾的满足感。当然,大集上还有贴画、陀螺、烟花、煮玉米、糖葫芦......真是应有尽有。在孩子的眼中,大集总是透着股迷人的劲儿。

      大集,是要靠挤的,熙熙攘攘的人群,还少不了艰难穿梭着推自行车的人,又常有老者自顾自的买东西,所以被踩一下、推一下甚至被自行车轮压一下,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儿。赶集嘛,就是要这热闹非凡、充满生气的味儿。

      现在的生活日新月异,高楼拔地而起,农村正在加快城镇化的步子,“集市”亦变得愈加稀少而可贵。眼见的总是超市里那些产业化、规模化的蔬菜水果,用紫色的胶带捆绑的整齐划一,我更加怀念老农种的有虫眼儿、歪歪扭扭的各色蔬菜。于是,我常常会在周末,逢着二、七或者三、八的时候去赶开发区的古现或者八角大集。那些蔬菜,一小把儿、一小堆儿的摆在地上,看着就亲切。不用你讲价,老农自己就会给你再添根黄瓜、加根葱,自家种的,让你尝尝。那些海鲜,活蹦乱跳,你也不用担心是否添加了福尔马林,都是刚从附近海上拖上来,跳的就是一股子肥美、一股子鲜。

      远处的袅袅炊烟,满眼的绿意,质朴的胡同里弄,奔跑嬉戏的孩子,让人迷醉。那淳朴的乡情,原生态的农村,是“农村大集”厚重的底色。或许,“农村大集”终会退出历史舞台,带不走的却是让人无法割舍的眷恋和向往。

【作者简介】

 徐丽娜,1987年生于青岛,201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现为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从小喜欢文学,却怯于动笔,此是初次投稿。

编辑: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