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百态 > 正文

​萧敬腾号称雨神,是巧合还是蓄谋?

2024-08-23 17:22 来源:网络 点击:

萧敬腾号称雨神,是巧合还是蓄谋?

圈内有这样一句话,谁家的产品名称能代替某一种行为动词的时候,产品一定是成功的

随便举几个例子:

“这你都不懂啊,自己百度去”(用浏览器搜索)“喜欢这个自己去淘宝”(用购物软件购买)“我刚刚微信他快点过来”(用社交软件沟通)

这句话,放在娱乐圈里,仍然适用。

雨神=萧敬腾,萧敬腾=雨神,这就跟行业颠覆者等于罗永浩老师是一样魔幻的。

昨天晚上,看了线上潮敢音乐节,雨神连献歌六首,作为听着萧氏流行歌度过青春期的老歌迷,只恨疫情期间不能举办现场live,否则场面一定很燃很劲爆(前提是不下雨)。

「雨神」的这一称号,要追溯到12年。也就是萧敬腾正式出道的第三年。

12年,萧敬腾举办世界演唱会,七月赴京,彼时的萧敬腾,风头盛极,均价三百多的门票,被黄牛炒到接近两千,可现场依然“站无虚席”。同月21号,在五棵松体育馆演出现场,京城大雨,气象局称暴雨之大,六十年未有。

12年北京演唱会现场(图片来自网易娱乐)

好友李伟菘想去现场给萧敬腾一个惊喜,结果因雨被困在场外,大雨中他发了一条微博:

“到萧敬腾演唱会现场了,好大的雨啊,身上全湿透了,票还在同事手里,还不能进去。救命啊!”

还有粉丝朋友戏称“坐车来法海现场,开船回四环老家”。

就这样,一场一甲子难遇的京城大雨,奠定了「雨神」这个称号的基础。

同年,8月8号,萧敬腾上海演唱会正式开票,结果那一天上海遭遇了五十年来最大的「海葵」台风。上海市政府直接启动了台风红色预警。雨势之大,只能用一片汪洋来形容。

12年海葵台风

11月,萧敬腾的天津演唱会,则是直接因为雨太大,被延期了。

如此的例子,数不胜数,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当然,这直接催生了一系列的段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女人不是水做的,萧敬腾才是。萧敬腾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践行者。哪里有高温,就请雨神去哪里。

事实上,2013年国家气象局官网有过正儿八经的统计:

萧敬腾的 43 天出行中,共有 26 天遇到了降雨,占总天数的 60.46%。

而据网友的其他统计,萧敬腾在各地出席活动时遇雨概率高达 83.3%。

更有甚者,将萧敬腾的这一属性直接玄学化:

传说中,古时候施云布雨的工作是龙王的任务,当年东海龙宫三太子敖丙被哪吒抽了龙筋,六道轮回之后,转世到了雨神身上,并给自己取名萧敬腾(削筋疼),来时刻告诫自己。

害,真的是,欲加之神,何患无辞?

可是无论是真是假,在全民陷入「雨神」崇拜的狂热中,在各种奇葩求雨仪式层出不穷的日子里,虽然「雨神」没有给高温地区带来降雨,但也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问萧敬腾的雨神称号,到底是巧合,还是杜撰和形象包装?

依我来看,两者兼而有之。

娱乐圈里,最怕的就是没有流量,萧敬腾只要有了这个称号,就相当于有了流量的灌溉,雨水越大,雨神的流量就越大。流量大了,热度和身价自然上去了。这不,就连当事人也开始乐此不疲拿自己打岔,娱乐大众又赚来关注度,何乐而不为呢。

好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得益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即便是在疫情期间,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云音乐节”。9.2号晚上由今日头条、抖音、华纳音乐联合打造的潮敢音乐季,现场观众突破百万,全网播放量更是突破千万,最重要的是,即便台北大雨,大家也能在家享受。

作为雨神老歌迷,不用在现场淋雨听歌,我表示十分欣慰。

最后,除了夸一夸科技的进步,依然是要感谢各个平台和媒体的努力,让我能在视觉盛宴中回忆青春,回忆当年的疯狂岁月。

谁,还不曾年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