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清华大学的前世今生

2024-12-19 02:46 来源:网络 点击:

清华大学的前世今生

你知道吗?清华大学的建立和“辛丑条约”、“庚子赔款”有着紧密的联系。

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为什么是4.5亿两呢?因为当时就有人说,中国有4.5亿人口,他们想让中国老百姓每个人陪他们一两白银。

1904年,各国谈判要求以金折算赔款,而这时全球银价下跌,清廷需支付更多银两,财政极为困难。外务部于11月30日指示大清驻美公使梁诚与美国交涉用银赔款问题。继12月1日的第一次会晤后,12月5日上午,梁诚再次就用银赔款问题会晤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期间海约翰提出“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梁诚敏锐的抓住这个问题关键,经过多发采证举证并游说联军个指挥官,同时在全国各地举行讲座,给与了美政府巨大的压力,逼迫美政府不得不再次进行协商并确定核减赔款[13]。经过梁诚的努力,中间虽因粤汉铁路废约产生阻碍,但最终商定减免赔款并将退还款项用于培养人才与赴美留学。美国国会同意将赔款处置权授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当时对美国赔款折合24,440,778.81美元,年息4厘,罗斯福总统决定限定赔款基数为13,655,492.69美元,其余部分从1909年1月起逐年退还清朝

1909年7月10日,外务部与学部共同上奏《外务部为拟定收还庚子赔款遣派学生赴美办法大纲事奏折》并于当日朱批获准,奏章中主张设立“游美学务处”并附设“肄业馆”。7月17日,游美学务处正式建立。8月25日,外务部、学部正式札派了外务部署左丞、左参议兼学部丞参上行走周自齐 担任总办,由学部员外郎范源濂和外务部候补主事唐国安担任会办。同时,由驻美公使馆参赞容揆担任驻美学生监督。最初在北京东城侯位胡同内办公,后迁入史家胡同。9月,将西直门外“清华园”移交游美学务处建设肄业馆。外务部中堂那桐选定清华园作为肄业馆场地,经批准后,开始修理建筑,原计划1910年秋即可使用,不料工人罢工数月。期间建校门(现二校门)、修缮工字厅、建造一院(清华学堂西半部)、二院、三院、同方部、北院,以及校医院,先后于1911年前后竣工,建校时校园面积450亩(27公顷)。

1911年2月,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全称为“帝国清华学堂”),由军机大臣那桐题写校名。3月,在宣武门内学部举行入学复试,录用全部468名学生。1911年3月30日(农历三月初一)举行中等科暂行开学仪式,4月1日高等科开学,4月3日(星期一)开始上课,教师由基督教青年会从美国聘请,游美学务处同时也迁入工字厅办公。

1912年,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

我们细看美国之所以退款,本质无外乎赚钱,好面子,培养代理人,文化侵略等原因,怎么看这个事情也是包赚不配的,何乐而不为呢!

站在美国人的角度看,通过战争得到赔款,赚一笔,赔款的时候不收白银,压低汇率再赚一笔,延长收税时间,再赚一笔,快到期了,把收的最后一笔钱建立清华,培养美国利益代理人,再赚一笔,培养的代理人控制对美国的舆论,获得中国人的好感,再赚一笔。

你们看看美国人的算盘,中国人要多学习下,一条鱼5吃。对这个事情叫好的,要么是美国人的利益代言人,要么是智商不过关的蠢货,要么是被洗脑的无知人民群

清华大学的名字来源于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清华潭,参差影,晴方好,雨亦奇”。其中“清华”二字形容了一种清新高洁的意境,寓意着学校应该充满着清新、自然和高尚的气息。

清政府选址清华园,旨在警醒学生需自然高尚,随出淤泥应不染,明辨本心,学成应出仕庙堂,造福于民。切勿学成忘本,精美辱华。

梁启超先生出任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后曾发表文章: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辞的答道:“为的是求学问。”再问:“你为什么要求学问?”“你想学些什么?”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来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总答一句罢:“为的是学做人。”

何为学做人,做人应: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最后强调一点,清华校训最初为十六字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