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百态 > 正文

​沙漠变土,是颠覆性技术还是“伪科学”?专家们围绕此争论了十年

2024-08-19 01:44 来源:网络 点击:

沙漠变土,是颠覆性技术还是“伪科学”?专家们围绕此争论了十年

你能想象能将沙子变成土吗?

再想象一下,未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乃至撒哈拉沙漠,都从黄沙遍地变成了芳草萋萋,这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

关于沙漠变成土的技术,十几年前就存在了。有人说是伪科学,也有业内人士说并非重大突破,再加上媒体多年来的推波助澜甚至夸大其词,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从出现就伴随着争议

沙漠变成土的这项技术,是由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和他的团队开创并推动的。2009年,易志坚的团队发现了一种纤维黏合剂,这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物质。

该物质的特点是,主要和沙子混合在一起,再浇上水,沙子原本流动的特性,就会像土壤那样能束缚在一起了。这项发现,便是此后沙漠变成土技术的起点。

(阿拉善盟的试验沙地)

此后经过近7年的试验,易志坚团队成功将技术运用到了实际环境的沙漠中。在内蒙古的一些示范区内,他们成功在沙漠的地域种上了植被。相关的试验成果,后来还发表在了国内几个权威期刊上。

然而技术刚公布开来,质疑和不屑一顾的声音就接踵而至。质疑者认为,沙子就是沙子,永远不会变成土,这就是纯纯的伪科学。类似这样的声音,更多的是普通大众发出的。

科学界对这项技术也存在很大争议,但并没有全盘否定技术,只是认为这并非重大的突破。

比如,研究月球和行星地质的相关专家就认为,沙子变不变成土不是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是有没有水。只要往沙子里添水,也会长出植物来。就像现实中的沙漠,其内部并非寸草不生,除了生长有植物,有些沙漠区域还有绿洲。

而这种情况并不是沙子或者土壤发生了改变,仅仅是这些地区有了水。

也有从事沙漠治理的专家表示,沙漠变土只不过是媒体在报道中夸大其词了,而且有些报道还偷换了概念。如果只是单纯的把沙子变成土,如果没有水,还是长不出植物。

屈建军是甘肃风沙灾害防治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他也认为沙漠里缺的不是土而是水,任何一处沙漠只要有水就能成为绿洲。而且现在利用滴灌技术也能发展沙漠农业。

从之前一些专家的公开表态不难看出,其他一些业内人士,并没有否认这项技术,只是认为它并非重大突破。

至于不了解具体情况的普通大众,很多人只是看了媒体的夸张报道后被误导了。实际的情况是,并不是沙漠真的变成了土,而是利用黏合剂的作用,将流动的沙子固定起来。

就连易志坚在2017年的时候也表示,媒体的报道有些夸大,下一步的试验还会继续。

不过,业内人士对易志坚的追问也并没有停止,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

水从哪里来?

2017年初,包括易志坚在内的治沙专家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在会上,多位专家最主要的问题是,水从哪里来?试验中耗水量和水质的影响,不同环境气候下和不同沙漠类型区是否有对比试验研究?

关于这些问题,易志坚在会上并没有全部回应。所以会后专家们认为,这项技术还需要深入研究。

也有一些专家,从此前易志坚发表的论文推断,纤维粘合剂改变了沙子的力学特征,从抗风蚀和保土防渗漏方面确实有积极作用。

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光改变沙漠的性质,关键要有水分才能保证植物生长。而沙漠地区缺少的恰恰是大量的水,所以关于水从哪里来的问题,其他的一些业内人士对易志坚追问了很久。

以至于到了2022年,相关的争议还在持续。当年4月,沙漠化研究专家吴波等人公开发文,认为易志坚的技术对沙漠化防治是一种误导。

在追问水的问题上,吴波等其他专家认为,沙漠地区原本就十分缺水,如果是开展防沙治理或者农业生产,水的消耗量势必很大。

对此,易志坚的回应是,他在内蒙古等试验地区灌溉用水量为每公顷6000吨,低于本地节水定额每公顷8250吨的标准。

(乌兰布和的试验沙地)

但其他专家很快就指出,内蒙古地区早在2020年,就已经废除了每公顷8250吨的标准。有媒体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内蒙古当地关于灌溉用水,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标准。

小麦的灌溉定额为4513吨,其他蔬菜类的灌溉定额较低,西红市为2450吨,胡萝卜为1350吨。而最高用水的灌溉定额为水稻,调整原先的定额后,已下降到了7257吨。

所以,易志坚在试验地区的平均用水量,确实高于当地制定的灌溉定额。易志坚对此则表示,他的标准是当地示范区管委会在2017年开展试验时划定的,而且没有规定种植作物的种类。

(试验沙地附近的天然植被)

就用水的争议不难看出,其他专家认为,沙漠地区水资源匮乏,在开展试验中,应该将节水放在首位,这样试验的结果才能相对公允。如果在保证充足用水的情况下展开试验,那何必试验什么新技术,直接对整片沙漠进行漫灌岂不是更好。

在这个基础上,吴波等其他专家质疑易志坚的技术有问题。而且不光是用水,易志坚用的纤维黏合剂也有问题。

材料污染环境?

易志坚是力学专家,此前他从事的是力学基础研究,在进行桥梁道路规划设计的时候,他从沙子中找到了灵感。

在易志坚看来,沙子是流动的状态,所以水分还有其他土壤微生物才会流失。而只要将沙子约束起来,就能锁住水分,进而这些改变了性状的沙土,就拥有了给植物提供养分和水分的功能。

(卫星遥感影像看到的试验地区)

至于用什么来约束沙子,让它们不再流动,易志坚研发的就是纤维黏合剂。这种纤维素材料,可以让沙粒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力,进而就能实现对沙子的约束固化。

这一点,正是易志坚多年来不断强调的。然而吴波等其他专家则认为,易志坚所说的固化沙子的概念没问题,但是所使用的黏合剂材料有问题。

吴波认为,易志坚所用的材料并不是自己研发的,而是常见的纤维素类工业原料,这种材料其实早已有之。此前之所以不用来固沙,是因为它的成本太高,而且由于会污染环境,综合性价比低。

这类材料中含有钠盐,如果大量运用到土壤中就会积累钠离子,时间久了会出现碱污染的情况。

(易志坚提供的检测报告)

对于其他专家的质疑,易志坚则反驳说,他使用的纤维黏合剂不是工业聚合物。去年再度发生争议的时候,易志坚还向记者公开了试验沙地的土壤检测报告,以证明没有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

去年的这场再次出现的争议,之后并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还在2021年的时候,有媒体报道表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对易志坚在内蒙古展开的试验进行了评估和讨论,肯定其相关的试验具有突破性和原创性。

这项肯定是2021年秋天发生的,而业内对易志坚新的质疑,是在2022年4月开始的。从时间线来看就能表明,哪怕是在科学界内,有关此项技术究竟怎么样,还是存在很大争议的。

争议虽有试验未停

从2016年前后相关试验开始,虽然争议声一次又一次出现,但易志坚和团队的试验一直未曾停止。

在内蒙古的乌兰布和,最早的试验面积为25亩,此后从2017年开始逐步扩展到了14000亩。尤其是在2018年的时候,这项技术还从国内走向了中东。

中东的阿联酋,85%的国土都是沙漠化的土地,多年来一直在寻求沙漠变绿洲的技术,在得知了易志坚的研究之后,阿联酋方面专程派人来国内考察学习。随后在2018年,双方展开了具体的合作。

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意向,试验在阿布扎比的荒芜地区展开,试验的面积为10平方公里。试验期间,主要种植蔬菜、灌木和草类。不过,此后相关的试验进展如何,并没有公开的后续报道。

而事实上相关的试验,主要还是集中在国内,尤其是内蒙古地区。到了2022年,易志坚的试验场地又拓展到了新疆的和田、若羌、且末等地区。

在和田的沙漠试验点,种植的是苜蓿,今年5月下旬,第一茬长出来的苜蓿已经收割。而在且末,试验的面积为80亩,主要种植的是玉米和狼尾草,如果有效果,当地会进一步扩大试验面积。

(和田试验沙地的苜蓿)

根据易志坚团队提供的情况看,这项技术的改造成本,每亩只需要3000元左右。纤维黏合剂添加一次即可,而后就可以开展种植,既能固沙又能恢复生态。

不过也有人指出,易志坚团队试验的地区并非天然沙漠,而是那些原本是土壤,后来逐渐沙化的地区。这些地区缺水并不严重,利用该技术可以防治土地进一步沙漠化。而对于那些自然形成的沙漠地区,有人认为该技术没用。

结语:未来会怎么样

不管是业内还是整个社会,关于沙漠变土的技术,目前支持和质疑的声音都还存在。

支持者认为,看到沙化的土地上变绿觉得很受震撼,希望这项技术能进一步推广。而质疑者则认为,用水多少的问题还是关键,而且不能只看种植作物一次性的生长情况,还要看接下来的土质是否会发生什么变化。

换句话说,长远的治理效果究竟怎么样,还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也就是说,相关的争议也还会持续。

参考资料:

《专家回应“沙漠变良田”争议:非伪科学也非重大突破》 科技日报 2017年12月8日

《重庆“沙漠土壤化”技术在阿联酋开展试验》 重庆日报 2018年7月16日

《重庆交大副校长回应“沙漠土壤化”研究质疑》 中国科学报 2022年4月29日

《中国科学家发现沙漠变土壤“密码”》 新华网 2023年6月16日

《“沙漠变土壤” 这片沙漠里长出了高粱幼苗》 新疆日报 2023年6月25日

《内蒙古:“沙漠土壤化”让生态与经济双赢》 中新社 2023年9月14日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