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百态 > 正文

​合作社赚钱的3大模式

2024-08-22 03:06 来源:网络 点击:

合作社赚钱的3大模式

目前,我国注册的合作社已经达到140多万家,合作社类型越来越多,划分也越来越细,功能也越来越全。然而,这140多万家合作社中,真正实现盈利的还不到50%!因为很多合作社没有找准符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下面来看看有哪些模式能让你的合作社赚起来。

1

指导生产,集中销售——带领农民一起赚钱

指导生产,集中销售的合作社模式,就是农业合作社将同类生产农户联合起来,农户自己依然享有土地使用权并做好自己的生产,农产品通过合作社渠道统一出售。同类农产品的生产者,比如种玉米、种苹果、种水稻的农户,数量比较多,而且每户种植的面积也相差不大,大家都是自己亲自参与农业生产,都有着基本相同的服务需求。合作社把大家组织起来,为社员提供农资、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大家“拧成一股绳,抱团闯市场”,对内实行民主管理,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提高市场话语权。

有合作社担保,只管种好菜,不愁销路

2

土地合作社——农民成为股东

所谓土地合作社,形象地说就是:“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

土地合作社在保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农民自愿将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经营合作土地,比如出租或者自营。农民由原来的自耕自种的“小地主”,转变为收取红利的“股东”,不再参与农业生产与经营。

合作社集中种植的西瓜,销售渠道不用愁

土地合作社在我国目前的实践中还不是主流,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农业人口虽然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但依然把土地作为自己最后的保障,不放心把土地交给别人使用;另一方面,经营土地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不断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让农民看到利益,以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土地合作社的运营中。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这种模式在未来将越来越流行。

以工人身份参与劳动拿工资,苗子变钱再分红

3

土地“托儿所”——赚农民赚不到的钱

土地“托儿所”,也就是土地托管,本质就是土地经营权还在农户手上,合作社为农户“打工”,挣的是服务费。

没有精力和时间经营农业生产的农户,通过加入合作社,享受到合作社高效低廉的生产服务,比如耕地、播种、施肥、打药、浇水、收割等。如果仅仅购买一部分服务,就是“半托”式的合作社;如果全部托付给合作社打理,最后只管收获装在袋子里的粮食,这种就叫做“全托”式的合作社。

托管的土地可以分粮了

土地托管比较适合当下的中国农业现状,农村里留下种地的大都是“老人”、“小孩”,年轻力壮的都在外地打工。但家里的地不能让它闲着,希望保留土地使用权但有不想亲自种地,土地托管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使用这种模式的地区一般人均土地面积较小,或者土地比较贫瘠,或者是经济效益不理想,农民只靠土地无法致富,正需要合作社提供土地托管的服务。这种模式适合部分农村地区。

干合作社赚钱是当前赚钱趋势之一,三种模式总有一种适合你。有了干合作社的想法,首先要了解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要尊重农民的想法,因为,只有在农民的积极配合下才能求发展。另外也提醒干合作社的朋友们,合作社是没有严格的地域限制的,可以根据产业需求跨地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