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生活 > 正文

​毙伤日军400人!抗战史上教科书般的涉县响堂铺伏击战

2023-12-22 00:05 来源:网络 点击:

毙伤日军400人!抗战史上教科书般的涉县响堂铺伏击战

响堂铺伏击战被誉为抗战史上一场教科书般的伏击战,也让这个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声名远扬。

“巍巍太行起狼烟,黎涉路隘隐弓弦……”日前,记者来到涉县响堂铺伏击战纪念碑下,吟诵着徐向前元帅为纪念响堂铺之战写下的诗篇,想起了当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在涉县响堂铺伏击日本侵略军的峥嵘岁月。

响堂铺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是山西通往冀豫的咽喉要塞,与山西东阳关相邻。1938年2月16日,日军108师团在飞机、坦克及优势炮火的掩护下,经邯郸、武安、涉县进攻东阳关。国民革命军第47军在李家钰将军率领下参加战斗,凭借高昂的士气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行了顽强的抵抗。178师在上湾、下湾两侧山头和长宁、东阳关、洪山交河一带奋勇阻击,因腹背受敌,伤亡惨重而退。

日军侵入长治以后,加强了对邯长线的警戒,在黎城驻1000余人、涉县驻400余人、武安驻1500余人,并在东阳关增设据点,专门保护这条交通补给线。

八路军129师也早已看中了这块地方,徐向前副师长亲自察看了地形。响堂铺由西向东是30多华里的深谷,邯长线就从山谷间通过,诸多的谷口便于隐蔽和侧击,便于设伏。根据情报显示,日军在3月31日将有大批辎重通过邯长线,徐向前便把为侵略者准备的这块“墓地”选在了响堂铺。

769团和771团作为主力埋伏在公路以北后宽漳到杨家山一线,分别为左翼和右翼,另派一支部队埋伏于南山脚下,以防敌人横窜和扼要死守;772团集结于马家洼一带阻击由黎城向东阳关出援之敌,并派出小部队分别向东阳关附近和东阳关东北的苏家山做好警戒,以掩护八路军伏击部队。

3月31日8时许,日军第十四师团山田辎重部队所属的两个汽车中队,共180辆汽车由涉县进入黎城境内,向东阳关开来。9时,日军的辎重部队完全进入伏击圈,霎时,山谷雷动,硝烟弥漫,在猛烈的炮火中,敌人一批批倒下,紧接着,769团、771团的战士们飞奔而出,与日军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格斗。敌人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纷纷向南山脚下溃退,企图突围。埋伏在那里的八路军早已严阵以待,机枪、手榴弹一阵猛击,敌人丢下大片尸体。

响堂铺激烈的枪声,惊动了驻黎城和东阳关的敌人,他们很快集结了步兵300余人、骑兵100余人,迫击炮4门,向马家洼进攻,企图援救响堂铺被围之敌。黎城的敌人也派来200余人增援,与溃退到东阳关下的残兵汇成一股,再次向772团的阵地扑来。战斗很残酷,阵地进行了数次争夺,终于保住了,很快,八路军组织起了反攻,最终将敌人全部击溃。

驻涉县的日军隐隐听到了枪声,也组织了400人的增援部队、汽车6辆,倾巢而来,不曾想,在椿树岭遇上了129师的769团,也和东阳关、黎城的敌人一样,被打得丢盔卸甲,仓惶而逃。

响堂铺一战,八路军共毙伤日军400多人,击毁汽车180辆,缴获迫击炮4门、步枪130余支、其它战利品无数。

来源:涉县信息港

向原创致敬,涉及版权问题请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欢迎大家订阅“邯郸影像”, 祺盛传媒用影像全方位展示邯郸的大事小事。

投稿邮箱:12331448 群:518017118

宋现彬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