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孙姓的来源

2024-10-25 13:49 来源:网络 点击:

孙姓的来源

何谓姓?姓在母系社会就已经出现,是以母系为血统而组成的血亲团体,也是对外交往中表明自己身份的徽记。何为氏?氏是由姓中繁衍生出来的分支,是旧时特权和地位的标志。孙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子姓、姬姓、羋姓或妫姓。

出自子姓,比干之后,商朝著名的贤臣比干被商纣王害死以后,其后代为避祸被迫改姓,其中一只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改姓孙氏。

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后,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

出自妫姓,舜帝后裔,被齐景公封在乐安,今山东博兴县一带。后因齐国内乱,这支孙姓迁至吴国富春,其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孙武就是这一支的。

出自羋姓,是春秋时期楚国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本复姓“孙叔”,他开发水利,楚国人非常拥护,死后子孙以此为荣,一部分以“孙”为姓,一部分以“孙叔”为姓。

荀子之后到了汉朝,西汉宣帝名字叫刘询,为避讳下诏书令荀姓改为孙姓,后也有一部分又改回了荀姓。

其他还有很多赐姓或少数民族改姓,夏侯婴的后代就有改姓孙的。元代时期曾任大都督的塔海,其后世子孙改汉姓孙氏,定居山西孟县唯一的蒙古族聚居村,秀水镇东白水村。清朝时满洲八旗姓孙佳氏全族改为孙氏,满族建立清朝之后,改汉姓为普遍现象。孙佳氏取其首音选孙作为姓。春秋末,河南,山东孙氏迁至山西。战国时妫姓孙氏有很大发展。唐代时期,姬姓孙氏已遍布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