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防城港强镇:企沙镇:港口、工业、旅游、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区等!

2024-12-02 22:15 来源:网络 点击:

防城港强镇:企沙镇:港口、工业、旅游、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区等!



企沙镇

企沙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南面,三面环海,距离市区32公里。全镇地处滨海丘陵区,总面积86.59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23℃,全年无霜,降雨量2200毫米左右。下辖12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3096人(2017年),以汉族为主。有着长达51公里海岸线的企沙镇,渔业资源丰富,年总产量居全市第一位。盛产鱿鱼、墨鱼、红鱼、石斑鱼,鲨鱼、沙虫、海蜇、泥丁、沙剑鱼等。水产养殖有对虾、青蟹、文蛤、珍珠等。企沙港航道深,水面宽阔,是良好的避风港。可同时停泊千艘机排、渔船,水上运输近可通至东兴、防城、北海、钦州,远可达海南、广东、福建、香港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

中文名称

企沙镇

外文名称

Qisha Town

行政区类别

建制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2社区、12行政村

历史沿革

2012年8月17日,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在广西东兴宣告启动,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包括广西防城港市所辖的东兴市、港口区和防城区防城镇、江山乡、茅岭乡,国土面积1226平方公里,总人口43.3万人,陆地边境线100.9公里,大陆海岸线537.8公里,拥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东兴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是唯一既沿海又沿边、跨一市二区且面积最大的试验区。企沙半岛作为港口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 企沙镇港口资源潜力巨大,企沙东岛及企沙南港区位于企沙半岛东南部。东岛为通过围填海方式建造的人工离岸岛,规划面积约为62.25平方公里,新增港口岸线约25.36公里,可建成1-40万吨级泊位76个,设计年吞吐能力3.4亿吨,产业初定的方向为建设现代能源化工基地,预计年产值超2000亿元。企沙南港区为连陆域港区,规划面积约为37.69平方公里,新增港口岸线约36.29公里,可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24个,设计年吞吐能力5.96亿吨,初步规划定位为现代化公共港区。[3]

近年来,大量外地人随着防城港的两个“天字号工程”涌入企沙,两个项目都入驻了企沙镇最南端的防城港企沙工业园。其中一个是武钢防城港钢铁项目,另一个则是金川集团有色金属加工项目,前者投资640亿元,后者投资300亿元,即使放在全国,规模也算宏大。金川项目早在2010年就动工了,而武钢防城港项目也在2012年5月底开工。[4]

企沙是自治区规划中的临海工业区,注重发展与港口服务相关的工业企业,现有船舶修造、制盐、五金修理、水产品加工、纺织、建筑、运输及海产品加工等多种产业。企沙是广西重要的海产品集散地,产品远销国内及东南亚各国,贸易兴旺,市场繁荣,拥有各类交易场地2万多平方米。镇内有天然浴场天堂滩,闻名遐迩的玉石滩、沙耙墩,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石龟头海防炮台及我国华南第二大航海灯塔,是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经济

农业

港口区企沙镇农业农村经济呈恢复性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2005年该镇农业总产值达到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50元,增长了11%和10%,是近年来最大的增幅。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围绕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企沙镇按照中央“内外抓、重点抓、综合抓、城乡统筹抓、工农一起抓”的要求,政府行为积极引导扶持,努力提升农业综合地位,从五个方面引领农民增收。 抓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适度调减部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市场适销、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企沙镇三面临海,沙多泥少,种植花生等经济作物条件较好。几年来,农户发展种植花生、木薯等经济作物,该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到镇外引进广东、福建等地商贩到各村点收购,增加了农民收入。共种植良种花生6735多亩,总产量达629吨,创收300多万元。

种植花生

工业

该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视电话,部分的村拉通了自来水,安装上了闭路电视,城镇和农村的电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以防城港发电厂、沙企一级公路、东部渔业码头等重大项目的落户企沙为契机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作为广西重点推进的大型沿海工业园区,防城港企沙工业区就位于企沙镇境内,[4] 防城港企沙工业区正在抓住钢铁、核电、铜镍三大“天字号”工程推进的机遇,完善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以工业港为主导的多功能现代化国际工业港区和超千亿元产业园区,成为防城港进入沿海开放城市先进行列的助推器。[2]

海滩开发

近年来,该镇除了在技术上加强对农民培训的同时,按照区里统一部署,规范了养殖面积和位置,使全镇养殖业呈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全镇已有1000多户农民搞海水养殖业,海水养殖面积达16385多亩,养殖品种包括对虾、文蛤和大蚝等,养殖户年创收上万元。其中对虾养殖面积达7000多亩。全镇发展规模养殖场3个,规模养殖户55户,共出栏猪1.2万头、鸡30万羽、牛1100头、羊800只,年创养殖效益1600多万元,户均年增收2000多元。该镇共修建村级道路6条总长36.5公里,总投资41.3万元。投资60多万元修复了赤沙和虾箩江海堤,投资7.5万元除险加固了各村的山塘水库12座。

地贸口岸

企沙港边地贸口岸,是199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1995年5月9日经验收合格正式对外开放的沿海边境贸易口岸之一,位于北部湾的以广西第二大渔港著称的企沙港湾内,离越南四屯、永实岛约10海里至28海里之间,离越南最大的国际贸易港海防港约81海里。设有海事处、边检、海关、检验检疫局、边贸管理等部门。企沙港港池约4平方公里,最低潮位时港池深约2米,航道长约2公里,最低潮位航道最浅的地方只有1.4米,高潮位可达4.2米以上,船舶的进出港受潮位的影响较大。企沙港边地贸口岸包含卫东码头、德城码头、水产码头、白牛万码头、大万码头五个小型商贸码头,其中千吨级泊位3个、500吨级以下的泊位15个,各码头内有仓库27000平方米,堆场66200平方米。现有一般货物的5吨装吊设备3套,煤炭装卸设备5套,年综合吞吐能力可达60万吨。200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95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口为17161万元人民币,出口为2392.8万元人民币;总成交量53.2万吨,其中进口50.33万吨,出口2.93万吨。口岸的出口商品主要是白水泥、建筑用玻璃,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矿产品、煤炭、原木。

劳务输出

抓好劳务输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企沙镇人多地少,为了促进农民增收,镇里采取积极鼓励、引导农民走出去的办法,通过各种方式,多渠道为农民联系外出务工。一方面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速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抓住每年1-5月份海蜇捕捞旺季,积极内引外联客商到镇加工收购海蜇。共有40多户客商到镇投资建设海蜇加工场(点)12个,面积达26700平方米。1-3月份,全镇海蜇生产总量达1600吨,产值1300多万元,加工海蜇的农民1560人,占全镇外出务工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加工海蜇的农民日最高收入达几十到上百元,整个海蜇捕捞季节下来,农民人均收入将近5000元;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能人带动、政府组织等灵活有效的方式,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有关部门牵线搭桥新增向珠三角等地劳务输出农村富余劳力15049人(次),人均月收入达到780元。为农户增收创造了良好因素。抓好城镇化建设和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近年来该镇相继上马建设并竣工的有隆海冷冻厂、滨景冷冻厂、恒丰冷厂、泰昌海产品加工厂、新飞泰海产品加工厂等13家海产品加工厂,以这些海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4]

企沙渔港美食节

企沙渔港美食节是港口区委、区政府为丰富人民生活内容,打造企沙旅游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于每年12月左右举办,活动划分为:特色海鲜美食活动、文化活动、旅游活动、经贸活动等多个板块主题活动,每个板块的活动都丰富多彩、亮点突出。还设置有中华美食展区、企沙特色原生态海鲜美食展区等共有100个展位。

美食节将邀请两广著名厨艺大师用百种天然海鲜、企沙海猪为主材烹调、表演制作百鲜烩、烤全海猪,并进行现场爱心拍卖和捐赠活动,这两大表演项目将成为最大亮点;而企沙铁板鱿鱼须、企沙麻辣香煎鱿鱼、企沙碳烤墨鱼、企沙烤鲨鱼肉等,海鲜美食主材均是从海中捕获的,由游客和专家评委共同组成评委会进行品评,打造企沙特色的海鲜菜系,这是美食节组委会精心策划的第二大亮点。[5]

簕山古渔村

簕山古渔村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半岛中段东部沿海,地处钦州湾西岸,距离防城港市中心约25公里。村庄占地约400亩,村前为一片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浅海沙滩;全村共73户290多人,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养殖和捕捞沙虫、牡蛎、青蟹、文蛤、对虾等海产品。村庄树林清幽,礁石魔幻,岗楼威赫,是一个具有独特幽林、古堡、碧海以及渊远村史文化的自然村。簕山古鱼村是广西现存较完整的古渔村之一,具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北部湾沿海渔村历史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对研究古渔村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为防城港市著名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