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景颇族节日:景颇族目瑙纵歌节

2025-03-12 00:35 来源:网络 点击:

景颇族节日:景颇族目瑙纵歌节

目瑙纵歌又称“总戈”,意为“欢聚歌舞”,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聚居区,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起舞,规模宏大、震撼力极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狂欢节,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舞”的美称。 “目瑙”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语的直译,意思是大家一起来跳舞。在德宏州景颇族聚居地,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就是目瑙纵歌节,村村寨寨都要举办目瑙纵歌。

“目瑙纵歌”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目瑙示栋,是为了纪念景颇族先人首创“目瑙纵歌”而设立的祭坛。

目瑙纵歌原来是为太阳神而举行的隆重祭祀活动。 目瑙纵歌有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故事:在远古时代,只有太阳的子女才会跳“目瑙纵歌”。有一次,太阳王派使者来邀请地球上万事万物去太阳宫参加他们的“目瑙纵歌”盛会,地球上的万事万物派遣所有的鸟雀前往参加。太阳宫里的“目瑙纵歌”结束后,鸟雀们告别了太阳王和太阳的子女们,启程返回的途中,来到了“康星央枯”茫茫的原始森林憩息的时候,看见黄果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果子,鸟雀们很高兴,为分享果实,举行了地球上第一次鸟类“目瑙纵歌”舞会。“孙瓦木都”和“干占肯努”听到鸟雀们在黄果树上跳盛大的“目瑙纵歌”的消息,赶忙去观赏,顿时被百鸟热烈优美的歌舞所陶醉,与它们一起沉浸在欢乐之中。孙瓦木都和干占肯努决定把“目瑙纵歌”移植于人间,把宽阔平坦地作为“目瑙纵歌”场地,树立起“目瑙纵歌”标志,在正月时举行了人间第一次“目瑙纵歌”盛会。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打木鼓、敲锣,竹笛、“洞巴”齐奏,汇集在舞场,排成长长的队伍,模仿鸟雀舞步舞姿,尽情地欢歌起舞。人们学会跳“目瑙纵歌”后,大家都一天天地富裕起来,生活幸福、吉祥如意。 以后,景颇人民为了驱恶扬善,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预祝吉祥幸福,欢庆丰收胜利,把“目瑙纵歌”与理想、愿望连在一起,把每年的正月中旬作为节日之期。“目瑙纵歌”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陇川县申报的景颇族目瑙纵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