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百态 > 正文

​1998年他带病抗洪4次晕倒,年仅20岁牺牲,临终遗言感动万千网友

2024-08-19 02:24 来源:网络 点击:

1998年他带病抗洪4次晕倒,年仅20岁牺牲,临终遗言感动万千网友

解放军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尊敬的队伍,他们是我们的顶梁柱,是我们的依靠,是我们的保护神。每当灾难降临,解放军都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用自己的身躯保卫着中华人民的安全。

在这样一场又一场的抗争中,无数的战士们舍身报国舍身为民,奏响一个又一个英雄的赞歌。

1998年的那场暴风雨中,解放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烈士李向群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事迹被所有人赞叹与歌颂。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李向群与他抗洪抢险的故事。

英雄的诞生

1978年,海南省东山镇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的名字叫做李向群。当时爱国、报国、卫国……是起名的主流,使得李向群这个名字并不出众,可在后来却被人所知。

从小到大李向群以能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感到荣耀,同时也希望未来能够加入到伟大的人民军队,为国家做贡献。

他以那些革命志士为榜样,尤其是爱助人的雷锋同志,认真学习用功读书,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中的优秀学生、佼佼者。

学习之余,李向群还帮助班中贫困的同学,让他们能够念得起书、上得起学,同学和老师们对其赞誉有加。

名字不出众不代表李向群就是一个普通人,他的父母是最早下海经商的一批人,出生的第二年家庭因为跟上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普通的农民家庭变成富商家庭。

外人都称呼李向群为“小老板”,可家庭的变化并没有影响他自己。初中毕业后父母决定,让儿子也从商跟随自己一同奋斗。

当时正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时刻趁着这一场春风李家虽然已经扶摇直上,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十万元户,但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父母无疑把这种期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但李向群并不是这样想的,目标并没有发生变化,依旧还是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他的家庭不远处有一个地方名叫东山桥,闲暇之余总是往那边跑,不是为了玩耍淘气,而是为了倾听士兵操练的声音。

因为此地是部队驻扎的地方,当经商与理想发生剧烈的冲突,思来想去李向群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梦想。

和自己父母倾诉自己的理想,二人虽然表示不舍,毕竟儿子从小都没吃过苦,但最后也表示支持。父亲同意儿子的请求,同时也提了一个要求——入不了党不要回家。

1996年底,李向群通过参军的体检和政审等项目,加入人民军队中开始了军旅生涯。

军中的磨炼

我们都知道,军队的生活是严苛的、是枯燥的、是艰难的,以前的李向群过的是大少爷的生活,从未接触过任何军事训练,以至于在最开始的时候非常不适应,战友们还拿他的绰号“小老板”开玩笑。

面对种种困难李向群都予以克服,各科目的成绩不够优秀,就利用闲暇休息时间训练和学习,努力让自己达到标准、提升技战术水平。

除此之外,李向群还在空闲时间阅读书籍、学习电脑,研究新时代的作战理念,以适应新时代的部队生活。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李向群的思想很超前,现在的军队已然属于信息化、数字化,低学历水平的人根本无法适应,唯有不断学习提升知识深度才可。

军事纪律素质李向群也落后很多,身为富家子弟的他在军中格格不入,为了改变这样一种情况放下富家子弟的心态,一点点融入集体之中。

那段时间里李向群很努力,但总体成绩依然达不到入党的标准,可他并不气馁,深知入党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党员的选择需要重重考核,如此才可成为一个合格的党员。

在部队的时间匆匆而过,原本很多人都认为“小老板”坚持不了多久便会回家,然而他却坚持了下来,甚至战友们都说他变了,而且在屡次的训练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李向群所在的部队是塔山守备英雄团,该部队曾在潮汕、福建、广西和香港等地执行过任务,1998年他们又来到了湖北弥市镇,而这一年大洪水席卷全国。

这场洪灾不仅仅使长江领域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就连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华北的黄河、淮河和南方的珠江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洪灾,所有人民解放军全部取消休假进入到战备状态,李向群便是诸多的救援解放军之一,任务地点为弥市镇。

英雄的陨落

因距离灾区最近,塔山守备英雄团解放军率先出发,协助当地的水利部门对已经崩溃的大堤进行封堵。李向群所在的团很快接到支援命令,全团仅仅在几个小时就做好准备驰援灾区防线。

当时哪里已经是一片泽国,日夜不停的雨水加上磅礴的长江水流,让整个抗洪工作变得无比艰难,战士们扛着沙包一遍一遍地封堵着堤坝上的缺口。

在这场堤坝保卫战中,李向群一直表现的都很努力,永远冲在灾区的第一线,仅仅两个半小时就扛了几十个沙包,每一个都重达百斤,据统计每天足足扛沙袋300余个。

他的双肩因扛包二磨破了皮、流出了血,但也只是擦干血迹,然后继续投入抗包的队伍中。奈何当时的洪水太大,扔沙包并不管用,一些沙包刚进入水中就被长江水直接冲走。

要么不断的放置沙包,让沙包尽可能多的落在堤坝溃口上,要么亲自下水用人来封堵水流。

下水就会有被冲走的危险,即使战士们手拉着手、腰间绑着绳子,可强大的水流也会扯断绳子。

团里讨论后决定,由党员干部和组织突击队跳水封堵缺口,听到这个消息李向群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找到了连指导员:“指导员我要下水,我要和同志们一起下去封堵缺口。”

指导员很诧异,因为李向群并不是党员,不需要参加这次的任务。他拒绝了李向群的请命,可对方却坚持己见,还说从小在水边长大、水性好,下水没有任何问题。

拗不过李向群的请求,指导员最终还是同意了,不久50多名干部和党员顶着洪水跳入水中,用身体作为缓冲封堵大堤的缺口,所幸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上了岸李向群发现右脚不知道被什么划了一道口子,因一直忙着抢险没注意,最后伤口不断恶化。连长曾让他去休息养伤,可李向群却固执地拒绝,趁着医疗人员不注意再度跑去扛沙包。

我们都知道,大洪水中掺杂着各种各样的细菌,一旦造成感染很容易恶化。果不其然,很快李向群受伤的脚踝引起连锁反应,甚至还引发高烧一直不退。

但他依旧轻伤不下火线,继续在大堤上奋斗着,前后一共4晕倒,直至最后昏迷在堤上。8月21日上午劳累过度而昏迷的李向群被一位姓唐的大妈发现。

她的家里也受了灾,因解放军的帮助才成功脱险,为了感谢他们定期送水、送饭。本来大妈是想叫醒李向群吃点饭,然后去安全一点的地方休息,可叫了好几遍都没有回应。

敲了敲李向群依然没有反应,随后扭动其身体,却发现他早已经昏迷,鼻子里止不住地向外流鲜血,大娘急忙喊叫急救人员将其送入医院抢救。

半小时后,经过紧急抢救的李向群苏醒过来,张口的第一句话却是问大堤封堵住了吗?得到了指导员的答案后,他满意地闭上了眼睛,22日上午10时在武汉抢救无效永远的离开人世。

为何一个小小的发烧会导致人去世,医生对此给出了答案,因为李向群患得不是普通的发烧感冒,而是钩端螺旋体病,送到医院时已经是晚期。

李向群病危后,其父母李德清、王立琼夫妇悲痛地感到所在医院,可依然没能见到孩子最后一面。随后李德清为儿子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就是上交儿子还未交的党费。

原来在下水堵住堤坝前,李向群提交入党申请书,可还未来得及举行入党仪式便牺牲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去儿子所在的部队,部队领导本以为两人是来讨要说法的,不曾想李德清却说道:“请让我加入队伍中,我也要像立群那样干。”

不久之后,堤坝上再次多了一个身影,李德清穿着儿子的军装和战士们一同抗洪。作为母亲的王立琼则是忍着悲痛,为战士们缝补洗刷衣物,这一幕让所有人动容。

在数十万战士的努力下,1998年的洪水慢慢退去,各大水域的水位线都开始回落。

李向群被追记一等功,他所在的连队也被称之为李向群连,每一次点名时第一个名字就是李向群,所有人集体替他喊一声“到”。

追悼会那天,两万多人来参加他的葬礼,而其骨灰洒在他奋斗的那片土地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可敬的烈士李向群,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偶像。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