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生活 > 正文

​长丰县,中国地图南北分界微缩版从贫困县到十强县的崛起

2023-12-15 00:26 来源:网络 点击:

长丰县,中国地图南北分界微缩版从贫困县到十强县的崛起

长丰县属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的管辖区。但是相比于肥东和肥西来说,它的历史相对来说比较短一点,建国后由各个县分割出一部分合并成的一个县。不过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早已有一定规模的集成和大规模的人群居住。

合肥老三县中长丰,可以说是起步最晚的,甚至是在十几年前,长邑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不过近水楼台先得月,依靠着合肥市最近十几年的迅猛发展,作为小弟,长风也自然当仁不让,顺势起飞。从国家级贫困县实现华丽的转身。一举成为安徽省十强县。中部百强县。

长丰县的发展相对于肥东,肥西来说,确实地理位置上优势不是特别明显,主要是因为县城在水家湖,而水家湖又在长丰县的最北部,属于最北部的一个乡镇,所以县城的区位距离省城是四县中最远的。

众所周知,地理因素和强大的大城市吸附辐射能力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至关重要,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长丰县的南部与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北无缝对接。自然而然成为优先发展的经济最强势头。

与此同时,长丰的北部仅仅单靠政治中心,县城的发展辐射很显然是比较苍白和单薄的,再加上旁边依托的城市,淮南市本身在整个安徽的最近十几年发展中,随着国家战略能源转型,煤炭能源的供应和热度远远大不如从前,所以能源型城市自身也有他落魄的弊端。可以,长丰县县城水家湖在早期能源供应火热的时候,淮南市发展如火如荼,确实享受到了一定的吸附作用,但是随着很快的陨落,也造就了自身供血不足,所以长风性的发展呈现了南北两极分化,差异巨大的情况。

这一点和江苏很相像,长丰南部的发展要远远比北部好太多,即便是北部是政治文化中心县城的所在地,但是它所依附的淮南是和南部所依附的合肥市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丰县的发展根本上还是因为南方寺镇强势的工业园区的发展带来了实际的便利,也增加了很大的就业和财政税税收。

长丰南部乡镇最为突出的尤其是双墩镇以及双墩镇所辖区的双方工业园区,其次是岗集镇,这也是中国汽配第一镇。最近这十年,吴山镇和下塘镇也是发展势头迅猛,各有各的特色,这四个工业型强镇构成了整个长丰县经济的基本盘,也贡献了全县90%以上的gdp。

杨庙可以作为长丰南北分界线

而北方的乡镇显然就没有受到那么好的经济辐射与实惠,还是基本上依托传统农业。包括水家湖县城也是以传统农业,草莓文明全国成为了著名的中国草莓之乡,而周边受辐射的乡镇也是跟着一起种植草莓跟传统农业,但是经济效益毕竟有限,毕竟农业是第一产业。

外出打工,而打工由于距离合肥比较近,基本上也是去往合肥市,长丰县也是全国最奇怪的一个县,基本上南部的居民没有人去县城买房,也从来没有去过县城,所以县城在长丰县南部地区,以杨庙镇作为分割点,杨庙以南所有的南部将近50万人口,几乎都不会去水家湖。最多就是子女上学的时候可能要去长丰一中读书。

像长丰县这样县城没有存在感的县,在全国可能也不多见,很多地区往往县城是整个全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但是对于长丰来说,由于地理位置的尴尬,再加上本身地形的南北长,东西窄,南部地区有更好的合肥优势资源,自然不可能舍近求远去往县城,这个道理谁都懂。

所以相比于肥西县城,上派镇,肥东县城店铺镇紧密的依靠在合肥市的周边郊区所不同的是,长丰县实现了两个中心,分别是北部的水家湖政治文化中心和南部的北城金融和商业中心。

通过长丰县最近这十几年的发展,从地图上就可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而有的地方是因为依托政治资源优势也能发展起来,有的地方是依托经济优势,或者是旁边有大城市。辐射影响也能发展的很好。关键是这个政治因素的影响力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力,两者之间的权衡问题。

这也是影响一座城市和当地居民生存发展的最关键性,决定性因素。政治因素的首位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当然如果你的区位很好,但是你自身能力有限,也是无法相抗衡,比如说海南文昌市,虽然说条件也不错,显然,政治优势要大于地理因素。当然更多情况下是地理因素大于政治因素,比如说河北石家庄和江苏昆山,这个大家不用多说。虽然说石家庄是省会,而昆山只是一个县级市,但是两者的经济活力和对于人才的吸引和企业的吸引很明显昆山要强的多。

长丰县南部北城新中心

长丰县基本上就可以看得出中国南北分界的分水岭,毕竟长丰县的最北端也正好与淮南相接壤,而淮南就是中国南北分界线淮河贯穿全城,所以长丰县北部和南部居民在饮食文化口音方面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别,两者之间的沟通其实并不频繁密切。

当然这一切主要还是因为地理区位因素所导致的,不过随着交通密切的往来以及人员流动的频繁,而这样的差别将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