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生活 > 正文

​同事说临沂人打架挺狠 我回:打仗的祖师爷了解一下,我们那儿的

2023-12-19 17:47 来源:网络 点击:

同事说临沂人打架挺狠 我回:打仗的祖师爷了解一下,我们那儿的

小小的临沂城,因为“七个小矮人”上了热搜。

比较丢人的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吃着煎饼喝着糁长大的临沂人,我知道这个事情竟然是同事分享过来的视频。

视频的确挺过分的,大庭广众,朗朗乾坤,连拖带拽,连打带踢......

唉,丢人。

咬咬牙,还是嘴硬,总不能让他一杆子打翻了一船人,于是笑回了一句:是挺能打,打仗的祖师爷,也是临沂人。

同事惊异:谁啊?

我:孙膑,出了本书叫《孙膑兵法》,就在我家后面的银雀山上刨出来的。

同事:噗哈哈哈~!

笑,你还笑,我估计孙膑都快被我这句话气活了。

外人眼里的“临沂”

抛却事件不说,只想说说临沂。

毕竟山东省有济南,青岛,烟台三大“堂把子”,曲阜没事就秀秀孔老爷子,近些年来,临沂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可能就是四个字--“临沂炒鸡”。

俗话说得好:中国炒鸡看山东,山东炒鸡看临沂,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跑出临沂。

再往前数,可能就是沂蒙红嫂了。

可能因为一直有“沂蒙老区”的说法,很多人眼里,临沂还带着穷困帽子。

觉得我第一次和一个平度的老哥聊天,他听说我是临沂的,就问:你们临沂那边现在比以前好些了吧,都能吃上饭了吧?

把我噎的,只能半半卡卡地回答:嗯,现在也都装上电灯了。

其实临沂变成什么样,估计真的去一次,很多人都被吓一跳。

早就不见了小土房地震棚,放眼望去马路宽阔高楼叠起,起码临沂市里绝对不比济南逊色。

当然,个别地方还有比较穷困的,但整体已经实现脱贫致富了。

其实九几年的时候,临沂还到处都是小趴趴房,但是作为从临沂长大的人,我私以为当时不盖高楼大厦并不是盖不起,而是那个“四个地震带”的说法。

没错,郯庐地震带,临沂正处其中。

小时候老人都说临沂市“龟驼城”,地下的老龟不动弹,那么就太平度日,一旦动弹,就要发生地震。

这虽然是种迷信的说法,但总归听起来挺有趣的。

临沂那些好吃的

临沂有名的,除了煎饼,炒鸡,最有名的就是糁。

传说糁是康熙年间开始流传的美食,现在虽然临沂市满地都是,但在外地还真不好找。

临沂的糁以清真的最好,牛骨熬制一晚上,撒上秘方香料,外加麦子仁熬得浓郁,切上牛肉片配上油条大饼,吃着很美,那真是给个县长都不换。

早上一碗热乎乎的,开启热忱的一天。

临沂人爱喝糁,并且喝糁很多都是在大街上。

临沂背靠批发城,其实有不少大小老板,发家致富的那么多,但甭管挣多少钱,早上都要在大路边坐着马扎子,撅着腚喝糁。因为这样吃才有意境。

临沂的古代名人

那可太多了。

光说古代的,就有一大堆。

比如兰山区的“东床快婿”王羲之,那是“书圣”。他写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故居里有个洗砚池,至今仍然是很多小学组织学生游览的地方。

再比如颜真卿,也是一个写字特别好的。有人说他是陕西人,对,没错。但他老家还是临沂的。

再来一个,诸葛亮,这个不用多介绍,大家都知道了吧,按照今天来说,是沂南县人。

哦,对了,二十四孝里的王祥,还有荀子,曾子,孙子,都是临沂人。

其实这么说来,临沂还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的地方。

虽然天天吃煎饼,的确会锻炼牙口,而且会让咬肌比较发达。但是并不代表这就是出“狠人”的地方。

我相信大多数临沂人还是和我一样,敦厚,善良,不会投机取巧。

你看,想给自己家乡写个文章正一下名,都夸得不是那么明显。

最后想说,哪个地方都有规规矩矩的人,也有做事不过脑子的傻蛋。

希望大家口下留情,给这个出过很多名人,有很多美食,而且还在健康发展的小城一个宽容的机会。

俺们临沂人,其实不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