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护国战争有多惨烈?泸州纳溪尚存数百条战壕,经百年依旧清晰可见

2024-10-16 06:36 来源:网络 点击:

护国战争有多惨烈?泸州纳溪尚存数百条战壕,经百年依旧清晰可见

如果你熟悉我国的近代史的话,肯定对“护国战争”不会感到陌生,虽然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并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革命胜利的果实中华南京政府成立还不满100天,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便开始倒行逆施,居然于1915年12月在北京称帝,南方将领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人群情激奋,随即在云南宣布独立并出兵讨袁,著名的“护国战争”便由此爆发。

“护国战争”爆发后,护国军兵分三路,分别由三位将军领导:由蔡锷领导的负责进攻四川的第一军,由李烈钧领导的负责进攻广西、广东的第二军和唐继尧领导的负责坐守云南的第三军,还有都督府左参赞戴戡率一部分兵力入黔策动起义,彼此相互配合。这些反抗的护国军自然成了袁世凯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下令曹锟任第1、第2路总司令,率领北洋军集合川、湘、粤等省军队共计八万人分三路回击,还有其他兵力予以支援,而护国军共计仅约两万人,双方兵力悬殊。

虽然双方兵力悬殊,但是护国军却进行了殊死搏斗,以少胜多击溃了北洋军,这关键性的一战就发生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境内的棉花坡上,除了当年的指挥部陶家大院已经改建为博物馆,详尽地描述了这场惨烈的战役之外,在棉花坡上还纵横交错地分布这数百条战壕,即便经过了上百年的时光,依旧清晰可见,只不过现在的战壕已经是遗址了,不能随便进入了。

虽然真实的战壕不能随便进入,但是在旁边专门修建了战壕体验区,可以让游客感受一下当年酣战的残酷:在1916年2月初,护国军向四川泸州发起攻击起初是处于优势的,甚至一度占了蓝田坝、月亮岩等军事要地,然而北洋军成功偷渡长江之后,随即向纳溪发起猛攻,战场形势顿时逆转,护国军也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从攻泸之战变为了纳溪保卫战。

危难关头,除了蔡锷决定采用两翼包围、正面突破战术发挥奇效的同时,还归功于当时直接领导了棉花坡战役的时任护国军第一军支队长的朱德。虽然集中在这里的北洋军有张敬尧、熊祥生等部,依仗武器精良而且具备充足的弹药,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势昼夜不停地向护国军阵地狂轰滥炸,但是朱德却调动一个营在正面用猛烈炮火牵制敌人同时,其他主攻部队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法,把敌军各个击破,最后可以说是以一克十,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打得北洋军乱成一团,最后大获全胜,这也成为了朱德的成名之战,从此“滇军名将”“护国名将”等称号美名远扬。

在随后的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同时密令陈宦、张敬尧同蔡锷谈判停战,在4月6日至5月29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广东、浙江、陕西、四川、湖南五省相继独立,众叛亲离的袁世凯忧愤成疾,于6月6日死去,虽然护国战争没能改变当时中国的现状,但是却在危难关头避免了历史的倒退并挽救了国家,棉花坡战役总计伤亡及失踪不明者不下千人”,而“逆军死伤三四千人”,多少人为了保卫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领导者之一的蔡锷将军的英年早逝更是让人叹息。战壕遗址不收取门票,如果你也喜欢这段历史的话,不妨结合护国战争博物馆一起参观,相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验。

图/文 由旅游狂魔夏夏夏 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关于作者:目前已经前往过全球500+城市,并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以及斯里兰卡当过国际志愿者,欢迎持续关注,与你分享全世界的吃喝玩乐,喜欢记得点赞评论或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