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红色记忆」双枪女将-伍若兰

2024-12-02 04:53 来源:网络 点击:

「红色记忆」双枪女将-伍若兰

伍若兰烈士故居位于耒阳市沿江中路金南村九眼塘。旧居座北朝南,占地300多平方米。其中原来伍若兰所居的毓秀厅堂几近坍塌,其余房屋墙壁有多处裂缝。2018年起,耒阳市委、市政府对其故居进行复原修缮,将其申报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伍若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统帅朱德的前妻,井冈山家喻户晓的“双枪女将”,她的英雄事迹至今广为传唱,并被拍摄成电影。

一、忧国忧民的奇女子

1924年,伍若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求知若渴的她在这里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和一些进步书籍。面对当时中国的贫穷落后,伍若兰逐步认识到要拯救中国,就必须推翻吃人的社会制度。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伍若兰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暴行感到异常愤慨,她积极投入抗议日本帝国主义暴行的斗争,带领青年妇女查抄仇货时常一马当先冲进商店,把商店所藏的日货搜出来,吓得商店老板身子筛糠似地颤抖。群众看了,无不拍手称好。由于伍若兰出色的工作和能力,1925年秋她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冬省立女三师毕业后,党组织分配她在耒阳县女界联合会做宣传工作,后在全县召开的团员大会上,她当选为共产主义青年团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兼任妇女部部长。为引导广大妇女投入到革命的洪流,她经常风餐露宿,到街上、到家里、到田间,和妇女们促膝谈心,讲述封建思想对妇女的统治和迫害,号召她们团结起来,砸掉精神枷锁。

1927年春,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她和刘泰、刘霞等领导人先后到夏塘、小水铺、上架、敖山等地,夜以继日地开展农运工作。每到一地,她就召集妇女、农民开会,举办各类夜校,并且自己担任教员,深入浅出地向当地群众宣讲革命道路。她还编了一首歌教大家唱,歌词是:“如今世道大不公,富的富来穷的穷,富人高楼饮美酒,穷人赤膊喝北风。”该歌曲很快在全县流传开来,甚至传播到郴县地区。一次,她到夏塘搞农运工作,看到当地劣豪梁成江勾结官府,欺压百姓。立即召集当地农会会员百多人集会,浩浩荡荡地冲进梁家大院,杀猪宰羊,开仓济贫,吓得梁成江不敢吱声。

二、敢爱敢恨的女斗士

“马日事变”后,耒阳一时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有些革命意志不坚定、胆小怕事的人纷纷逃避。伍若兰却像暴风雨中的雄鹰,顽强搏击。她对父母兄妹说:“革命不要怕死,最多不过杀个头,但共产主义最终要实现的! ”家里亲人非常感动,都积极支持她的革命行动。一次,她的同学梁坤英叛变了革命,带着一小撮敌人摸进村里。幸亏村里的人发现得早,将这些人堵在村前的路口,硬是不准他们进村。伍若兰才能侥幸从后门走出去,逃到河边的梁家湾,由一个农民用船将她渡到对河。她白天隐蔽,晚上摸黑活动,提着篮子化装成村妇,到农户家走访串联。经过一段时日,终于同县委书记邓宗海取得了联系,并把失散的党员重新组织起来,发动农民进行武装暴动。

1928年2月,伍若兰和邓宗海、刘泰等分别率几支农军,密切配合朱德所率的工农革命军攻克耒阳县城。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伍若兰负责苏维埃的妇女工作。为了扩大革命武装,支援部队,她提出组织妇女培训班和儿童寄养所,并亲自任教,培训妇女干部四、五十人。当时,工农革命军在耒阳招收一个新兵营,很多战士没有鞋穿。伍若兰发动妇女们组织草鞋编织厂,开展打草鞋活动。没几天,就打成五六百双草鞋送到部队,受到朱德的称赞。不久,她被调到师部负责宣传工作。为了支持部队作战,伍若兰深入群众,号召妇女为作战士兵送茶水,抬担架,救护伤病员,作出了很大贡献。朱德对伍若兰赞赏有加,伍若兰常在朱德身边工作和战斗,深为朱德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非凡的军事指挥艺术所折服,心生爱慕之情。2月底,经县委负责人介绍,两人在水东江梁家祠堂结为革命伉俪。

4月上旬,蒋介石调集湘粤两省七个师的兵力,分别从南北夹攻,妄图消灭工农革命军。朱德和陈毅等分析敌情后,决定退出湘南,向井冈山转移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合。朱德指挥一部分部队和武装起来的农军,在县城北的春江铺一带布下十几里长的防线,阻击敌军。在阻击战中,伍若兰身先士卒,常冒着枪林弹雨冲在前面,经过十二天的苦战,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随后,伍若兰随同部队挥师东去,于四月底胜利到达江西宁冈,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三、能文能武的双枪女将

1928年5月4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伍若兰随之调到红四军政治部任宣传队长,队员有萧克、欧阳毅、彭儒等。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群众对红军不理解,宣传工作困难重重。伍若兰带着宣传队员到贫困农民家同吃同住,帮他们挑水劈柴、洗衣做饭,举办农民夜校、学习文化,从其中培养骨干。宁冈新城的塘南村土豪劣绅较多,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分田运动总是开展不起来。伍若兰带着宣传队一进村,就将铺盖行李搬到童养媳谢贤妆家里,与她同吃同住,耐心开导和启发她。日子一长,她就感到这位红军军长的夫人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胆子也壮了,把村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伍若兰,并主动提出要参加妇女会工作。经过艰苦细致的思想动员,村里的群众渐渐被她们打动了,纷纷拿起武器,成立暴动队、赤卫队,对谢祖生、龙南恩等土豪劣绅进行批斗,分田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受到湘赣边区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通报表扬。

伍若兰是军部宣传部的干部,又是朱德的妻子,不但没有丝毫的架子,而且像红军战士一样吃红米饭、南瓜汤,穿草鞋、睡硬板床。军部发给她一匹马,但是她自己很少骑,经常让给体弱的女战士或伤病员用。在伍若兰的带领下,宣传队几乎走遍了罗霄山脉的每个角落,《井冈兰花》一文中赞道:“井冈山的崇山峻岭上,有她坚实的战斗脚印,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上,有她写下的标语,在红四军军部的文告中,渗透着她通宵达旦的辛勤汗水。”有时为了瓦解敌人的士气,她还带着宣传队到阵地前沿,冒着枪林弹雨向敌人喊话。

为了适应频繁的战争需要,伍若兰常常和红军指战员一起练习射击、刺杀、投弹,并练就了使用双枪的绝技。6月22日,毛泽东和朱德等在宁冈新城召开军事会议,部署七溪岭战役。伍若兰率领宣传队随朱德上了七溪岭,占领制高点笠月亭等处。战斗打响后,敌人像疯狗一样向山上扑来。朱德、陈毅指挥红军英勇战斗,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但是敌军仗着人多枪多,用七八挺机枪作掩护,又重新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并占领了笠月亭下方的风车口。危机关头,伍若兰手持双枪,带着宣传队员,纵身跃出战壕,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敌人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惊呆了,拼命向后溃退,红军趁势夺回了风车口。这时老七溪岭和武功潭方面的两支红军也发起了冲锋,前后夹击,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在七溪岭战斗中,伍若兰“双枪女将”的绰号,迅速传遍井冈山根据地。

四、舍生取义的巾帼英雄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挺进。2月1日,部队在江西寻乌县的吉潭与尾追之敌展开激战,后转到项山(圳下)休整。第二天天还未亮,部队遭到国民党刘士毅部和当地靖卫团的偷袭。由于红军部队连日来长途行军,人困马乏,敌军乘警戒部队疏忽之时,冲入圳下把红军军部重重包围。

朱德立即组织红军与敌人战斗,并亲自带领部队突围。敌众我寡,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紧,战斗越来越激烈,警卫排已伤亡七八名战士。千钧一发之际,伍若兰带身边战士奋不顾身,集中火力向敌人猛烈射击,不断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掩护军部往另一个方向突围。当退到一片油菜地时,她不幸腿部中弹,被扑上来的敌人抓住。

伍若兰被捕后,敌人高兴得手舞足蹈。刘士毅专门发电报向蒋介石请赏。被俘后的第3天,她便被抬进赣州城,关押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为了尽快从她口中获得红军的重要机密,敌人不顾伍若兰已经怀孕连夜审讯,采用踩杠子、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等各种法西斯酷刑,对她进行摧残逼供,但始终一无所获。敌人还想诱其宣布和朱德脱离关系,她说:“若要我和朱德脱离关系,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

蒋介石闻讯恼羞成怒,亲自下令砍头示众。2月12日,伍若兰在赣州卫府里英勇就义,年仅23岁,其头颅解送至长沙,悬于城头。朱德得知噩耗后,悲痛不已,写下了这首《悼若兰》:

幽兰吐秀乔林下,

仍自盘根众草傍。

纵使无人见欣赏,

依然得地自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