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百态 > 正文

​一个接一个的奇葩言论,王福重到底图什么?

2024-08-19 03:02 来源:网络 点击:

一个接一个的奇葩言论,王福重到底图什么?

在现在的网络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公知,他们藉由网络平台,通过文字或者短视频向外界观众们传达着自己的观点,而人们对于公知们的观点也有着自己的好恶,也会在评论区里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如同辩论一般,很多的观点与思辨都在这样的形式下被表达出来。

但是,在这一众公知里,难免有一两个个例,他们的观点十分的奇葩,甚至有悖于我们从小到大学到的知识和不断在社会经验里培养出的文化素养,王福重就是其中之一。

王福重

经济学家、微博大V

对经济金融有了解的人,一定不会对“王福重”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说起他的出身,也和许许多多的寒门学子一样。他是河北人,家里父亲母亲都是农民,世世代代务农为生,幼时的他就显露出了不同于那个年龄的聪慧,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好,老师也很看重他。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北京大学,成了家里的荣耀,后来成了北大的博士,绝对算得上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

他身上的头衔有许多,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是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也是经济学教授,是第九届中国经济学理事。他还曾担任过北航国际贸易系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访问教授等等。

王福重参加论坛

这些都还只是他的第一重头衔,他还是作家,代表作有《人人都爱经济学》、《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等经济学书籍。除此之外他还长期担任过各大电视台经济财经类节目的特邀嘉宾。

由此看来他并不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一名是深受高等教育影响的学者。

这种种的经历都让他的名气在一点点的攀升,但真正让他被更多人知道是因为他一个个听上去有些奇葩的观点。现在的王福重微博粉丝量有130多万,是名副其实的微博大V,有着多少人羡慕的话语权。

然而,可他的微博里,却见不到什么太自我化的观点,除了对股市的分析和对经济学问题的回答,就是他对某些电影的评价,看不到一点犀利观点的影子,这可能与网友们在各大论坛里对他的口诛笔伐有关。

而网友们之所以会对这样一个学者展开抨击,与他的一些言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福重

犀利还是奇葩?

王福重最令人难以接受的一句话是:“农民出大力流大汗在我看来,是一种懒惰和愚昧。”

此话一出,舆论哗然。无数的网友瞬间把炮口对准了这位北大博士,谩骂与指责绝对是少不了的。他自己也出身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很多人不知道他说出这样的话意欲何为,甚至直接说他忘本。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数量占到全国人口数量的一半,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而王福重的这一句话,就将这所有靠天吃饭的农民都得罪了一遍。

然而事情到此还未结束,他的观点中,农民是较为懒惰的,只依靠着土地进行体力劳动,而没有太多理想与创造能力,这种工作方式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是最低的。他还提出,只有把所有农民都变成城市居民,国家才是真的富有。

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民不饱,必战乱”。农民作为粮食的重要生产者,无论在任何时期,都有着它的意义。历史上许许多多的解放运动都是将农民当做了重要依托而成功的。而在王福重的这种极端经济学观点里,只看到了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实际生活中农民所有的贡献。

王福重

其实,这个想法假如出现在某些科幻小说里,可能还有着它的合理性,但在生活里,这句话只剩下无数的槽点与荒谬。而除了对农民的“瞧不起”,王福重对中国的中医药学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他曾经说过:“中医就是扯淡,根本不能治病。”这番话更是颠覆了人们的认知,他不单单是对某个群体、某种职业的轻视,更是对中国源远流长中医文化的无视。

比起西医,在治愈速度上,中医确实会慢一些,可是这不应该成为中医被诟病的理由,这更不是中医没有治疗作用的借口。

我们在这片华夏大地上出生、老去,我们每天都接受着先人流传下来的知识,自儿时起我们就知道中国有着自己引以为傲的中医,身边的一些朋友更是接受着中医的调理,难道几千年的传承不过是无数人的自我安慰与幻想吗?

早在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就曾高度赞扬过以中医为典型代表的传统医学为人类健康所起的积极作用。

王福重还说过:“中医治病靠的是运气,而不是医学。”这句话的前半句还算是有道理,因为无论什么事,都有运气的成分,哪怕是西医在治疗中也有着运气的成分。

而他的后半句则是完全的无稽之谈,假如中医不算医学,那么在西医没有传进中国以前,中国人就不生病吗?生了病也只能等死吗?而比起这些,更让人觉得可笑的是他说曾表达过如果谁想治病,就去找他,他就算一窍不通也能用中医治病。这无疑是对那些钻研中医的学者、医师们的不尊重。

王福重

除却上面两点,他还有过许许多多的奇葩言论,比如他曾说过:“就是战士冒着枪林弹雨,也只是为了虚荣而已,比如一个男人追着一个女人,也只是为了争一个虚荣。”这句话是他在财经课堂上讲出的,在他眼中之所以有人愿意去成为军人,并不是为了保家卫国、锻炼自我,而是因为他们自己内心虚荣。

虚荣固然是不好的,是人应该摒弃的,可是现在又有多少人不虚荣呢?我们不能把虚荣当做轻视军人的借口。

自古就有古训“英雄不问出处”。很多时候,很多人选择成为一名军人的原因有很多,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去指责他们军人身份的理由。

世界风云变化只在一瞬间,无论他们抱着怎样的想法来参军,他们都面临着一样的风险,而这风险中需要被他们保护的,就是千千万的同胞们,而身为同胞之一的王福重居然能站出来说出这样一番话,这不由得让人寒心。

王福重

王福重为什么语出惊人?他又图什么?

王福重的种种言论在网上都有迹可循,面对着他的这些话语,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如果说他不了解中国,说出这些话也算是情有可原,可他恰恰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那他说出这些话的原因是什么?他又图些什么呢?

首先,最让人容易想到的一点,就是他在意这些话能带给他的好处。在中国,像他这样学历、才识的学者不在少数,而想要在一众学者中出人头地,提高知名度,这些令人诧异的言论往往是最快的途径。

十个人里,有九个都在夸一家餐厅的菜好吃,那这九个人都不会出名,而一个人站出来说难吃,那这个人肯定会被大家关注。虽然用这样的方式出名,换来的往往是骂名,但是在今天,想要洗白一个人是件容易的不能再容易的事。

我相信假如王福重和其他的学者们行为处事一样,他绝对不会像今天这样“有名气”。

王福重

其次,王福重作为经济学家、教授等等,这些能带给他的资源已经足够他使用,那么他为什么还要靠出格言论来引人注意呢?

其实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大家都听过“书呆子”,说的是那些只知道关注着书本知识的人,这类人没有多少的社会实践,只能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套用在现实中,从而造成了荒诞的言论。

比如:他说“农民”的那句话,也许从他的经济学角度里,一位农民和一位高级工人所创造的财富确实不同,但他作为一名学者,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而不是单纯的提出问题、说出观点、引起矛盾

最后,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里都有着外行人看不到的玄机与奥妙,假如每个人都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指指点点,那么这也是对那个领域里无数为之奋斗的人的轻视。王福重觉得中医无用,可他自己其实并没有怎么了解过中医,他只觉得中医是靠运气,百分之九十的病人最后都是自愈的。

王福重参加会议

然而,在西方医学里,也有很多的疾病是靠着药物辅助来治疗的,真正让病人痊愈的也是病人本身的抵抗力。可见,王福重有这样的观点与他对中医的不了解有着很大的关系。

作为一名学者,王福重有着许多人没有的知识与眼光,也就意味着,比起普通人,他有着更多的角度去审视一个个问题,他当然也有权利提出他的观点。而大众也有反驳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知识与观点的碰撞里,才有思想的产生。

人也好,人所处的社会也好,社会所存在的生活也好,他们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永远都处在螺旋式的上升中,而在这过程中人与社会的黑暗一面也会暴露出来,王福重说军人是为了虚荣,那他自己讲出这番话的背后就没有虚荣的成分吗?

许许多多和他一样成就的学者,都紧紧的围绕着光明的一面生存,是因为他们知道,黑暗永远不会消失,但让光明才是人类进步的灯塔

热门排行